关于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几个问题

点击数:343 | 发布时间:2024-12-31 | 来源:www.xwios.com

    1、目前计算机普及的形势

    目前在国内已掀起波澜壮阔的第三次全国计算机普及高潮。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一高潮的特征,大家有必要回顾一下国内计算机普及的经历

    国内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以前,就全国范围来讲,基本上谈不上计算机普及教育,只有少数科研部门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没开设计算机课程。用计算机,只不过少数专家的事情。

    80年代出现首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国内掀起了首次计算机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子掌握计算机普及委员会和中央电大联合举办计算机常识普及讲坛,由我向全国讲授BASIC语言,当年收看人数超越100万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数超越300万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掀起如此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普及计算机常识的活动,不只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件具备深远意义的大事。

    在首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对象主如果以下三种人; 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 部分在职科技职员和管理职员; 大城市中的部分初中生。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常识,特别是计算机高级语言。通过十年的努力,己经在大学的所有专业常见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结束了大学毕业生仍然是“计算机盲”的历史。大伙获得如下共识:计算机常识是当代常识分子常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紧组成部分。

    依据当时的条件,普及的内容主如果计算机高级语言。

    90年代出现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从90年代初,在国内掀起了全国性的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假如说首次高潮的普及对象主如果具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常识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对象已扩展到广大公务职员、企业管理职员与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常识分子,包含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职员。涉及的对象范围比首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广泛得多。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职位的特征,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成为大家求职的要紧条件,各地各部门都拟定了对员工在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中在计算机方面的需要,并需要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的内容主如果文字处置与常见的一些应用软件。

    经过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大家在计算机应用范围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这十年在计算机普及方面的成就应当有足够估计。

    新世纪初出现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

    刚刚进入21世纪,大家已经了解地看到在国内己开始出现了一次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这次高潮的普及的对象是所有有文化的人。

    下面举几件重大的事情∶

    依据教育部的规划,在21世纪的前10年,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2001年前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前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10年前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说,这是一项具备深远意义的大事。将来但凡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计算机常识和初步用计算机的能力。

    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普及计算机应用。争取在3年内在全国2.4亿职工中,至少有50%学会计算机常识,提升职工自主择业和职位角逐能力。

    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在新世纪中,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全国所有范围将全方位普及计算机的应用,所有公务职员和在职干部都要学习计算机常识和学会计算机的应用。

    在这次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将是互联网应用。

    三次普及高潮,一波高过一波,学习计算机的人数成指数增长。假如在首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常识的人数以百万计的话,那末,在第二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常识的人以千万计,在第三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常识的人数以亿计。

    如此规模的群众性学习计算机活动,不只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大家目前拓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面对这一大好形势,大家应当如何解决?我觉得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搞好规划。制定出既先进又可行的向各部分人普及计算机的规划。

    落实手段。需要有落实的手段和政策,不然规划就会落空。

    打造队伍。要打造一支数目巨大的、强有力计算机普及队伍。

    改变观念。要改变不利于计算机普及的某些传统观念。

    2、计算机普及教育中的误区

    这个问题讲的就是改变观念的问题。

    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紧急任务是∶如何使亿万群众更容易更有效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目前一方面形势需要大家向亿万群众普及计算机常识和应用,其次却有不少人不敢学计算机,正在学计算机的新手感到计算机难学。这就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计算机普及教育中存在误区

    有些同志需要计算机的新手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学习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学习原码、反码和补码,要他们背诵几十条DOS命令,还要记住什么是外部命令,什么是内部命令。很多种考试都有数制转换的考试试题,比如 1378.9876 的二进制形式是什么?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的。这类都是来自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原理》课。

    目前大伙都比较看重计算机普及工作了,很多计算机专家也投入了这项工作,发表了很多建议,这无疑是好事。但光看重还不够,还应该解决观念的问题。我觉得有的同志愿望是好的,但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混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有什么区别、学校和社会有什么区别、计算机专业职员与计算机应用职员有什么区别。把计算机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内容搬到非计算机专业,把学校的模式搬到社会,需要计算机应用职员也像计算机专业职员一样系统性的学习很多理论课程。这类就导致一个误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干扰计算机的普及。

    应当看到∶在从事计算机工作的队伍中有两部分人∶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比率不足10%,他们是理论研究、科研、专业教学、系统开发的骨干力量,是专业登山队。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90%以上,他们遍及每个范围,是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主力军。大多数应用软件都是由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撰写的。对这部分人有哪些用途决不可低估。显然,这两部分人的常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特征是不同的。

    计算机教育的三个层次

    就整个社会来讲,计算机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对象为原来基本上没接触过计算机的人群。应当通过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初步学会计算机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操作。这事实上是计算机的启蒙教育,即“扫盲” 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

    计算机技术教育。对象是那些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处置各种任务的大家。比如工程职员借助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和工程制图 ,教师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管理职员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显然,他们需要具备比第一层次更多更好用的常识。这个层次的特征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计算机专业教育。对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研究生与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的专业职员。他们需要学会系统的理论常识和最早进的开发技术。

    一般把前两个层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统称为计算机普及教育,以不同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它的对象是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群,他们占全体职员的95%以上。

    显然,对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办法与所用教程都各不相同,绝对不应混为一谈,不然将事倍功半。

    应该从应用入手

    有人觉得学计算机应当从学习原理入手,有一位读者写信给我说∶他非常想学计算机常识,心想应从原理学起,就到书店买了一本《计算机原理》,结果愈学愈糊涂。我对他说∶你的路子错了,对大部分人来讲,学计算机不应从原理入手,而应从应用入手。

    有些人觉得∶目前是数字化年代,不会二进制如何存活?而且学了二进制和数制转换也没什么坏处。我想,没坏处的事多了,难道都要学吗?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借助有限的学习时间,使新手容易基础知识。应该看到∶制造计算机的人和用计算机的人所需要的常识是不一样的。比如不可以需要飞行员和设计飞机的人具备相同的常识结构,同样不可以需要开汽车的人先学习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架构。目前已经有了数字电视和数字相机,是否也需要看电视的人和用数字相机的人先学习二进制原理呢?当然大学生学一点二进制常识是必要的,但对广大公务员和老百姓就显然是非必须的。

    要多为新手着想

    不应当把计算机专家或大学老师我们的学习历程照搬到广大业余新手身上。不可以说自己学过什么就需要其他人也要学什么,自己如何学的也需要其他人如何学。大家要为新手考虑,替他们找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有效学习技巧,使他们能轻松自如、兴趣盎然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不要难倒他们,更不要吓跑他们。

    有时在讨论问题时,有的计算机专家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与搞计算机普及的老师怎么看总是不同,甚至谈不到一块去。有的计算机专家和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比较多地强调水平、理论、系统常识,而从事计算机普及的老师则更多地强调对象的基础、学习的规律、普及的特征。应该通过实践,正确处置好普及与提升的关系,没普及就谈不上提升,老百姓第一要的是“下里巴人”,而不是“阳春白雪”。 大家搞计算机普及的人不要怕其他人指责大家“水平低”, 只须符合广大群众需要,大家就应当坚持,做出无私奉献。

    在为新手设计学习内容时,应当从实质出发,围绕应用组织教学,坚决抛弃目前用不到、以后也用不到的内容。要倡导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在办法上,要根据新手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在学校中讲授理论课程时,传统的三部曲是∶提出定义;讲解定义;举例说明。大家在对计算机新手介绍计算机应用常识时,采取了新的三部曲∶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结出必要的规律和定义。

    [1][2]下一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